影片曝光!水泥預拌車爆頭 22歲護理師慘 - 機車

By Wallis
at 2018-11-28T19:59
at 2018-11-28T19:59
Table of Contents
常常聽到人家說安全駕駛是門很深奧的學問、防禦性駕駛預防性駕駛聽起來很複雜,
說穿了很簡單,
一句話:「趨吉避凶」
不論是在什麼樣的道路環境都適用,
畢竟道路設計也好、法規也好、車種路權什麼的,
永遠都是活下來最重要。
※ 引述《elynn889 (NcMar47)》之銘言:
: 原文43
: 首先死者家屬請節哀,我很認真的打這篇文,習慣看ID噓我的,請自己考慮噓的正當性與合
: 理性。
: 我每次跑山常常看到一堆人很喜歡從右邊超車(七乙9K~12K處),也很常在社團看到一堆吃水
: 溝不然就是吃擋土牆的人。其實這一部分有很大的關聯性
這篇文章最詭異的點在於:脈絡不明
你是要講超車、還是要講山路行駛?
過於狹隘的舉例讓你的文章看起來無所適從,
甚至是沒有主軸以至於讓人困惑、其他一些比較細節的問題那又是其次了。
: 補充:18~35歲因交通死亡率很高,除了會讓你的家人朋友傷心外,更會讓國家的生育率降
: 低、死亡率增高與浪費辛苦栽培的人才與金錢,不只是說個人問題,而是牽涉到國家的安全
: 、人力問題,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
: 一、道路設計
: 道路設計與空間,其實主因就在於棒棒糖的設置,某些棒棒糖的設置很奇怪,直行路段給你
: 劃設雙黃線再加棒棒糖,但遇到路隊長又不會讓車時,這真的很......
我知道有很多民間團體在推動道路設計變更、使其更加合理化與安全,
但在還沒改變以前,
與其說道路設計怎樣怎樣、倒不如見招拆招,
因為不論是在網路上還是騎車的時候,
講再多都不會讓道路憑空改變;
另一方面,
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直線要設雙黃線加棒棒糖?
是不是因為該路段對向超車導致的事故、令當地監理單位做出這樣的設計?
或許你認為的直線夠長、對所有車種來說卻不盡如此,
沒有充足安分的緩衝空間,
自然就只能用禁止超車來對應。
: 二、教育體制
: 從小政府就是教導民眾,靠右騎靠右騎,所以造就一堆右側超車、外側左轉的人
: 三、前方車的問題
: 其實很多時候,明明後車已經塞很長了,前面的路隊長又不會主動讓車,然後閃燈、喇叭都
: 不理,然後大直線虛黃線可超車路段你要左側超車又突然加速不給你超,這種真的有夠沒品
: 。這反而導致右側危險超車的機率增加。
依照車速分流的概念來看,
快車靠左、慢車靠右,
超車的確是從左邊超沒錯,
但試問以下情境:
台北市基隆路、四線道、內側兩條劃設禁行機車,
當你行駛在外二車道、最外側無車而你前方有慢車,
請問你該從左側超車還是右側超車呢?
堅持左側超車、符合法規要求的左側超車卻又違反禁行機車,
選擇右側超車、不符合法規要求的左側超車卻比較實際且右側無車,
你會如此堅持一定要左側嗎?
交通本來就是瞬息萬變的,
在一定的規則下取得所有人的最大利益總和、同時將所有個體的不便降至最低,
這才是交通的根本,
的確勉強要機車行駛右側甚至是走在路肩上是錯的,
但與其一再譴責法規與政策的不適性、不如加強安全駕駛的觀念建構,
要求政府很難,
從自己開始做起、不難。
: 四、為了照片不然就是和朋友騎要炫耀,不然就是很喜歡趕七天回家的人
: 不過,我要宣導我自己的超車方式,若是有問題,歡迎各位嘴我
: 一、前車不主動讓
: 判斷路段是否可以超車(虛黃線或大直線雙黃線路段)>閃燈+喇叭+方向燈提前告知前車駕駛
: 你要超車>再次確認對向有無來車與後方車輛是否也有要超車>切出>打右方向燈>與右後方車
: 輛保持安全車距(30M以上)>切入
現實的情況是:在台灣按喇叭會有很高的機率被視為挑釁,
儘管法規說可以作為超車示警,
但做任何行為時、先考慮實際情況(舉例來說:當你行駛在台中路上時...)
而不論是市區道路或山道行駛,
最基本的方向燈要打、超車燈作為輔助,
重點是要讓對方知道你要超車,
而被超車者還有一個認知很重要:你是被動的角色
什麼意思?
當你不知道對方會怎麼超你車的時候,
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原方式繼續駕駛、怎麼超車是對方決定,
除非道路條件夠寬敞、足以讓你先做出讓路的行為,
在讓路時要搶先在對方開始超車前、同樣先打方向燈示意對方,
等讓完、且對方完成超車後再回歸原駕駛方式。
: 二、前車示意超車但需跨越對向超車
: 前車示意可超車>判斷路段是否可以超車(虛黃線或大直線雙黃線路段)>喇叭+方向燈確認告
: 知前車駕駛你要超車>再次確認對向有無來車與後方車輛是否也有要超車>切出>打右方向燈>
: 與右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車距(30M以上)>切入>打兩下警示燈或手勢表達感謝(或者經過前車的
: 時候輕按喇叭)
: ※台七乙、106縣道、北宜公路,無避車點處
有時候講這些很多餘,
因為在一般市區駕駛的時候,
左右側沒有來車、直接切往沒車的線道即可...
不論是一般市區道路還是山區狹窄道路,
超車前先掌握前方與後方車輛狀況、判斷前方車速與超車可能性,
接著就是哪邊安全走哪邊、盡快完成超車,
該打的方向燈要打、其餘的沒做其實都還好,
因為都只是一介用路人,
我在騎車的時候才不想要因為多餘的手勢而放開抓著把手這件事...
當然,很有餘裕或是對方主動示意讓路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: 三、前車示意讓車,前車靠右或到避車處禮讓
: 前車示意讓車>打左方向燈>確認後方車輛>超車>打兩下警示燈或者手勢表達感謝
: ※蘇花公路常見
:
: 當你超車時,前車有時會有幾點的回應,讓你知道可以切進來
: 白天:警示燈或閃大燈
: 夜晚:關(切小)燈或警示燈
我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要關燈?翻譯翻譯?
我只聽過在山區如果開著遠燈行駛、遇到前方有車要切回近燈,
沒聽過要關燈的......
到底為什麼要關燈來犧牲自己在夜間道路的辨識度?
: 通常會用這個的方式提醒的,基本上都是大車司機會用的。為什麼?因為大車拖車長,有時
: 可能有雙拖車,夜晚無法快速或及時判斷與後方車距是否足夠,所以會拉更長車距再切入,
: 而切小燈或關燈這種方式就可以讓前車知道空間是否足夠可以切入。當然,切小燈或關燈,
: 請判斷當下是否合適再做。而通常你對大車做出這樣的動作時,大車在切進來時也會打警示
: 燈表示感謝,這時候你就可以切回大燈了。
: 也要拜託某些喜歡右邊超車的人,你要超車,通常大車司機都會讓你,不讓你就是沒看到或
: 者不適合,你硬要超就是可能被收掉。生命永遠擺在第一線,寧願慢一點或者晚點超車,也
: 不要晚七天回家。而且也不要右邊超車,左邊超車駕駛才能看到,我們又不是日本右駕....
: .
: 然後大車停紅燈要左右轉的時候(已經提前打方向燈),後面的騎士不要趕著騎過去在它旁邊
: 等紅綠燈好嗎?在後面等它轉再走也不遲阿,上次就看到一堆人這樣子,遲早會被收掉....
: .
以上不多談,
如果對方在長直線始終貼著路中間行駛、同時右側仍有空著的一個線道,
請問你會走哪邊?
同樣的概念:
哪邊安全走哪裡,不知道過不過的去代表你過不去、不要硬衝,
等待更好的時機出現比較實際。
我在騎車的時候遇過只讓右邊空間給我超車的汽車駕駛、
在開車的時候也遇過左邊空間很大但堅持要從右邊過的機車騎士,
請問這些狀況我需要把對方攔下來、然後不斷灌輸對方一定要從左側超車嗎?
不,
多數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管、並且選擇雙方都最安全的方式繼續行駛就好,
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腦中在想什麼,
說不定你以為對他好的行為反而造成的對方的意外發生,
發生後你卻還只說著政府的不對、法規的不對,
而沒想過是不是自己的好意反倒害了對方?
趨吉避凶,
永遠在腦中模擬最差的狀況、並選擇對自己最安全的方式,
畢竟,
安全回到家才是最重要的。
--
說穿了很簡單,
一句話:「趨吉避凶」
不論是在什麼樣的道路環境都適用,
畢竟道路設計也好、法規也好、車種路權什麼的,
永遠都是活下來最重要。
※ 引述《elynn889 (NcMar47)》之銘言:
: 原文43
: 首先死者家屬請節哀,我很認真的打這篇文,習慣看ID噓我的,請自己考慮噓的正當性與合
: 理性。
: 我每次跑山常常看到一堆人很喜歡從右邊超車(七乙9K~12K處),也很常在社團看到一堆吃水
: 溝不然就是吃擋土牆的人。其實這一部分有很大的關聯性
這篇文章最詭異的點在於:脈絡不明
你是要講超車、還是要講山路行駛?
過於狹隘的舉例讓你的文章看起來無所適從,
甚至是沒有主軸以至於讓人困惑、其他一些比較細節的問題那又是其次了。
: 補充:18~35歲因交通死亡率很高,除了會讓你的家人朋友傷心外,更會讓國家的生育率降
: 低、死亡率增高與浪費辛苦栽培的人才與金錢,不只是說個人問題,而是牽涉到國家的安全
: 、人力問題,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
: 一、道路設計
: 道路設計與空間,其實主因就在於棒棒糖的設置,某些棒棒糖的設置很奇怪,直行路段給你
: 劃設雙黃線再加棒棒糖,但遇到路隊長又不會讓車時,這真的很......
我知道有很多民間團體在推動道路設計變更、使其更加合理化與安全,
但在還沒改變以前,
與其說道路設計怎樣怎樣、倒不如見招拆招,
因為不論是在網路上還是騎車的時候,
講再多都不會讓道路憑空改變;
另一方面,
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直線要設雙黃線加棒棒糖?
是不是因為該路段對向超車導致的事故、令當地監理單位做出這樣的設計?
或許你認為的直線夠長、對所有車種來說卻不盡如此,
沒有充足安分的緩衝空間,
自然就只能用禁止超車來對應。
: 二、教育體制
: 從小政府就是教導民眾,靠右騎靠右騎,所以造就一堆右側超車、外側左轉的人
: 三、前方車的問題
: 其實很多時候,明明後車已經塞很長了,前面的路隊長又不會主動讓車,然後閃燈、喇叭都
: 不理,然後大直線虛黃線可超車路段你要左側超車又突然加速不給你超,這種真的有夠沒品
: 。這反而導致右側危險超車的機率增加。
依照車速分流的概念來看,
快車靠左、慢車靠右,
超車的確是從左邊超沒錯,
但試問以下情境:
台北市基隆路、四線道、內側兩條劃設禁行機車,
當你行駛在外二車道、最外側無車而你前方有慢車,
請問你該從左側超車還是右側超車呢?
堅持左側超車、符合法規要求的左側超車卻又違反禁行機車,
選擇右側超車、不符合法規要求的左側超車卻比較實際且右側無車,
你會如此堅持一定要左側嗎?
交通本來就是瞬息萬變的,
在一定的規則下取得所有人的最大利益總和、同時將所有個體的不便降至最低,
這才是交通的根本,
的確勉強要機車行駛右側甚至是走在路肩上是錯的,
但與其一再譴責法規與政策的不適性、不如加強安全駕駛的觀念建構,
要求政府很難,
從自己開始做起、不難。
: 四、為了照片不然就是和朋友騎要炫耀,不然就是很喜歡趕七天回家的人
: 不過,我要宣導我自己的超車方式,若是有問題,歡迎各位嘴我
: 一、前車不主動讓
: 判斷路段是否可以超車(虛黃線或大直線雙黃線路段)>閃燈+喇叭+方向燈提前告知前車駕駛
: 你要超車>再次確認對向有無來車與後方車輛是否也有要超車>切出>打右方向燈>與右後方車
: 輛保持安全車距(30M以上)>切入
現實的情況是:在台灣按喇叭會有很高的機率被視為挑釁,
儘管法規說可以作為超車示警,
但做任何行為時、先考慮實際情況(舉例來說:當你行駛在台中路上時...)
而不論是市區道路或山道行駛,
最基本的方向燈要打、超車燈作為輔助,
重點是要讓對方知道你要超車,
而被超車者還有一個認知很重要:你是被動的角色
什麼意思?
當你不知道對方會怎麼超你車的時候,
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原方式繼續駕駛、怎麼超車是對方決定,
除非道路條件夠寬敞、足以讓你先做出讓路的行為,
在讓路時要搶先在對方開始超車前、同樣先打方向燈示意對方,
等讓完、且對方完成超車後再回歸原駕駛方式。
: 二、前車示意超車但需跨越對向超車
: 前車示意可超車>判斷路段是否可以超車(虛黃線或大直線雙黃線路段)>喇叭+方向燈確認告
: 知前車駕駛你要超車>再次確認對向有無來車與後方車輛是否也有要超車>切出>打右方向燈>
: 與右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車距(30M以上)>切入>打兩下警示燈或手勢表達感謝(或者經過前車的
: 時候輕按喇叭)
: ※台七乙、106縣道、北宜公路,無避車點處
有時候講這些很多餘,
因為在一般市區駕駛的時候,
左右側沒有來車、直接切往沒車的線道即可...
不論是一般市區道路還是山區狹窄道路,
超車前先掌握前方與後方車輛狀況、判斷前方車速與超車可能性,
接著就是哪邊安全走哪邊、盡快完成超車,
該打的方向燈要打、其餘的沒做其實都還好,
因為都只是一介用路人,
我在騎車的時候才不想要因為多餘的手勢而放開抓著把手這件事...
當然,很有餘裕或是對方主動示意讓路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: 三、前車示意讓車,前車靠右或到避車處禮讓
: 前車示意讓車>打左方向燈>確認後方車輛>超車>打兩下警示燈或者手勢表達感謝
: ※蘇花公路常見
:
: 當你超車時,前車有時會有幾點的回應,讓你知道可以切進來
: 白天:警示燈或閃大燈
: 夜晚:關(切小)燈或警示燈
我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要關燈?翻譯翻譯?
我只聽過在山區如果開著遠燈行駛、遇到前方有車要切回近燈,
沒聽過要關燈的......
到底為什麼要關燈來犧牲自己在夜間道路的辨識度?
: 通常會用這個的方式提醒的,基本上都是大車司機會用的。為什麼?因為大車拖車長,有時
: 可能有雙拖車,夜晚無法快速或及時判斷與後方車距是否足夠,所以會拉更長車距再切入,
: 而切小燈或關燈這種方式就可以讓前車知道空間是否足夠可以切入。當然,切小燈或關燈,
: 請判斷當下是否合適再做。而通常你對大車做出這樣的動作時,大車在切進來時也會打警示
: 燈表示感謝,這時候你就可以切回大燈了。
: 也要拜託某些喜歡右邊超車的人,你要超車,通常大車司機都會讓你,不讓你就是沒看到或
: 者不適合,你硬要超就是可能被收掉。生命永遠擺在第一線,寧願慢一點或者晚點超車,也
: 不要晚七天回家。而且也不要右邊超車,左邊超車駕駛才能看到,我們又不是日本右駕....
: .
: 然後大車停紅燈要左右轉的時候(已經提前打方向燈),後面的騎士不要趕著騎過去在它旁邊
: 等紅綠燈好嗎?在後面等它轉再走也不遲阿,上次就看到一堆人這樣子,遲早會被收掉....
: .
以上不多談,
如果對方在長直線始終貼著路中間行駛、同時右側仍有空著的一個線道,
請問你會走哪邊?
同樣的概念:
哪邊安全走哪裡,不知道過不過的去代表你過不去、不要硬衝,
等待更好的時機出現比較實際。
我在騎車的時候遇過只讓右邊空間給我超車的汽車駕駛、
在開車的時候也遇過左邊空間很大但堅持要從右邊過的機車騎士,
請問這些狀況我需要把對方攔下來、然後不斷灌輸對方一定要從左側超車嗎?
不,
多數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管、並且選擇雙方都最安全的方式繼續行駛就好,
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腦中在想什麼,
說不定你以為對他好的行為反而造成的對方的意外發生,
發生後你卻還只說著政府的不對、法規的不對,
而沒想過是不是自己的好意反倒害了對方?
趨吉避凶,
永遠在腦中模擬最差的狀況、並選擇對自己最安全的方式,
畢竟,
安全回到家才是最重要的。
--
Tags:
機車
All Comments

By Emily
at 2018-11-30T02:17
at 2018-11-30T02:17

By Anthony
at 2018-12-03T19:49
at 2018-12-03T19:49

By Hedy
at 2018-12-07T10:36
at 2018-12-07T10:36

By Hardy
at 2018-12-08T15:48
at 2018-12-08T15:48

By Jacky
at 2018-12-09T17:26
at 2018-12-09T17:26

By Carolina Franco
at 2018-12-10T23:03
at 2018-12-10T23:03

By Skylar Davis
at 2018-12-15T12:44
at 2018-12-15T12:44

By Tristan Cohan
at 2018-12-16T21:29
at 2018-12-16T21:29

By Charlotte
at 2018-12-17T17:06
at 2018-12-17T17:06

By Edward Lewis
at 2018-12-22T16:45
at 2018-12-22T16:45

By Eden
at 2018-12-24T04:49
at 2018-12-24T04:49

By Donna
at 2018-12-27T20:42
at 2018-12-27T20:42

By Selena
at 2019-01-01T17:38
at 2019-01-01T17:38

By James
at 2019-01-03T23:06
at 2019-01-03T23:06

By Oscar
at 2019-01-06T03:33
at 2019-01-06T03:33

By Eartha
at 2019-01-09T02:23
at 2019-01-09T02:23

By Valerie
at 2019-01-13T01:28
at 2019-01-13T01:28

By Kelly
at 2019-01-17T14:36
at 2019-01-17T14:36

By Frederic
at 2019-01-21T07:13
at 2019-01-21T07:13

By Vanessa
at 2019-01-23T05:00
at 2019-01-23T05:00

By Oliver
at 2019-01-24T06:26
at 2019-01-24T06:26

By Suhail Hany
at 2019-01-28T00:34
at 2019-01-28T00:34

By Valerie
at 2019-01-29T02:09
at 2019-01-29T02:09

By Doris
at 2019-01-29T03:53
at 2019-01-29T03:53

By Thomas
at 2019-01-29T16:21
at 2019-01-29T16:21

By Lauren
at 2019-02-03T14:31
at 2019-02-03T14:31

By Kyle
at 2019-02-04T03:49
at 2019-02-04T03:49

By Kelly
at 2019-02-08T00:21
at 2019-02-08T00:21

By Freda
at 2019-02-10T12:48
at 2019-02-10T12:48

By Callum
at 2019-02-13T21:49
at 2019-02-13T21:49

By Andy
at 2019-02-17T17:46
at 2019-02-17T17:46

By Emma
at 2019-02-18T19:17
at 2019-02-18T19:17

By Daph Bay
at 2019-02-23T05:00
at 2019-02-23T05:00

By Anonymous
at 2019-02-24T23:55
at 2019-02-24T23:55

By Michael
at 2019-03-01T18:30
at 2019-03-01T18:30

By Elvira
at 2019-03-04T18:33
at 2019-03-04T18:33

By Valerie
at 2019-03-08T04:20
at 2019-03-08T04:20

By Ula
at 2019-03-09T00:16
at 2019-03-09T00:16

By Zenobia
at 2019-03-12T07:15
at 2019-03-12T07:15

By Joseph
at 2019-03-13T05:43
at 2019-03-13T05:43

By Necoo
at 2019-03-17T21:37
at 2019-03-17T21:37

By Puput
at 2019-03-20T17:47
at 2019-03-20T17:47

By Susan
at 2019-03-25T12:46
at 2019-03-25T12:46

By Aaliyah
at 2019-03-26T10:08
at 2019-03-26T10:08

By Ivy
at 2019-03-28T21:31
at 2019-03-28T21:31

By Skylar DavisLinda
at 2019-04-02T07:21
at 2019-04-02T07:21

By Delia
at 2019-04-04T06:34
at 2019-04-04T06:34

By Carolina Franco
at 2019-04-05T14:29
at 2019-04-05T14:29

By Zenobia
at 2019-04-08T05:48
at 2019-04-08T05:48

By Todd Johnson
at 2019-04-10T08:34
at 2019-04-10T08:34

By Rosalind
at 2019-04-10T19:09
at 2019-04-10T19:09

By Olive
at 2019-04-12T13:53
at 2019-04-12T13:53

By Agatha
at 2019-04-15T17:02
at 2019-04-15T17:02

By Joe
at 2019-04-18T23:30
at 2019-04-18T23:30

By Hardy
at 2019-04-19T10:43
at 2019-04-19T10:43

By Carol
at 2019-04-23T19:03
at 2019-04-23T19:03

By Steve
at 2019-04-25T07:39
at 2019-04-25T07:39

By Wallis
at 2019-04-29T13:59
at 2019-04-29T13:59

By Ingrid
at 2019-04-30T19:58
at 2019-04-30T19:58

By Kelly
at 2019-05-03T05:46
at 2019-05-03T05:46

By Sandy
at 2019-05-05T18:20
at 2019-05-05T18:20

By Heather
at 2019-05-06T19:04
at 2019-05-06T19:04

By Jessica
at 2019-05-07T22:44
at 2019-05-07T22:44

By Lydia
at 2019-05-08T06:03
at 2019-05-08T06:03

By Audriana
at 2019-05-11T16:02
at 2019-05-11T16:02

By Aaliyah
at 2019-05-11T20:22
at 2019-05-11T20:22

By Regina
at 2019-05-15T14:13
at 2019-05-15T14:13

By Isabella
at 2019-05-16T12:28
at 2019-05-16T12:28

By Ula
at 2019-05-19T16:52
at 2019-05-19T16:52

By Margaret
at 2019-05-23T18:30
at 2019-05-23T18:30

By Caroline
at 2019-05-26T07:09
at 2019-05-26T07:09

By Sandy
at 2019-05-27T13:34
at 2019-05-27T13:34

By Edwina
at 2019-05-28T15:52
at 2019-05-28T15:52

By Charlie
at 2019-06-01T22:41
at 2019-06-01T22:41

By Andy
at 2019-06-04T22:00
at 2019-06-04T22:00

By Olive
at 2019-06-06T11:55
at 2019-06-06T11:55

By Connor
at 2019-06-11T04:02
at 2019-06-11T04:02

By Caitlin
at 2019-06-14T22:13
at 2019-06-14T22:13

By Barb Cronin
at 2019-06-16T23:54
at 2019-06-16T23:54

By Kama
at 2019-06-18T22:14
at 2019-06-18T22:14

By Suhail Hany
at 2019-06-19T14:41
at 2019-06-19T14:41

By Andy
at 2019-06-19T21:18
at 2019-06-19T21:18

By Ivy
at 2019-06-24T15:31
at 2019-06-24T15:31

By Victoria
at 2019-06-27T11:43
at 2019-06-27T11:43

By Genevieve
at 2019-06-30T01:34
at 2019-06-30T01:34

By Genevieve
at 2019-07-03T07:15
at 2019-07-03T07:15

By Bennie
at 2019-07-07T19:54
at 2019-07-07T19:54

By Dora
at 2019-07-09T06:58
at 2019-07-09T06:58

By Mary
at 2019-07-13T08:46
at 2019-07-13T08:46

By Irma
at 2019-07-14T15:09
at 2019-07-14T15:09

By George
at 2019-07-19T04:09
at 2019-07-19T04:09

By Linda
at 2019-07-20T09:55
at 2019-07-20T09:55

By Lauren
at 2019-07-21T06:04
at 2019-07-21T06:04

By Lydia
at 2019-07-21T18:39
at 2019-07-21T18:39

By Brianna
at 2019-07-24T02:54
at 2019-07-24T02:54

By Joseph
at 2019-07-24T10:50
at 2019-07-24T10:50

By Lauren
at 2019-07-26T17:46
at 2019-07-26T17:46

By Tom
at 2019-07-28T05:54
at 2019-07-28T05:54

By Noah
at 2019-08-02T02:20
at 2019-08-02T02:20

By Michael
at 2019-08-04T22:56
at 2019-08-04T22:56

By Kelly
at 2019-08-06T15:15
at 2019-08-06T15:15

By Hardy
at 2019-08-08T10:34
at 2019-08-08T10:34

By Puput
at 2019-08-09T00:44
at 2019-08-09T00:44

By Kristin
at 2019-08-12T13:18
at 2019-08-12T13:18

By Agnes
at 2019-08-14T03:43
at 2019-08-14T03:43
Related Posts
內襯買到最小尺吋還是鬆有救嗎

By Genevieve
at 2018-11-28T14:41
at 2018-11-28T14:41
化油版勁風光的後輪規格?

By Isla
at 2018-11-28T14:37
at 2018-11-28T14:37
雨褲太大件

By Caitlin
at 2018-11-28T10:18
at 2018-11-28T10:18
公投黃牌可以停機車格,有希望嗎?

By Hedda
at 2018-11-28T09:58
at 2018-11-28T09:58
專題:電動機車市場調查 (抽獎)

By Audriana
at 2018-11-27T23:59
at 2018-11-27T23:59